中國時報【魏怡嘉、陳瑄喻╱台北報導】
國衛院估計,2022年國內醫師缺口高達7000多人,衛福部不思由增加醫學生名額、自國外引進醫師補充人力,開大門、走大道,只想以每年增加100名公費生及增加無法取代住院醫師的專科護理師著手,抓小放大,遭批毫無章法。衛福部官員坦承,台灣醫界十分強勢,過去曾提及討論過,但遭到反對,開放有困難。
醫界反對增醫學生名額
目前國內醫學畢業生每年約1200人,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蘇清泉坦言,住院醫師人力吃緊,開放醫學生名額是一個可行的方法,但醫界卻不贊成,尤其是基層診所醫師,人力不夠,卻又不願增員,自相矛盾。
衛福部官員表示,台灣醫界十分強勢,外界曾多次討論是否要增加醫學生名額,但他們卻反對,認為台灣並不缺醫師,主要是內、外、婦、兒、急診等五大科別勞動條件惡劣,再加上醫療糾紛訴訟泛濫,才讓醫師不願留在醫院,這才是根本問題所在,而非員額不足。
衛生福利部次長林奏延更直言,這次光是重啟公費醫學生,來自四面八方不同團體的壓力就接踵而來,更遑論再廣開醫學生大門,「目前衛福部沒有這方面的考量。」
勞動條件差 留不住人
此外,有人提議引進東南亞國家的住院醫師人力,蘇清泉指出,台灣住院醫師月薪約7毛孔角質化、8萬元,新加坡住院醫師是台灣2倍,相差太遠,台灣醫師不要被拉走就好了。泰國、越南、印尼住院醫師薪水較台灣低,引進較有機會。
新光醫院秘書室主任洪子仁表示,國外住院醫師來台後,未來還升等主治醫師,人數多會分食國內醫師市場,衝擊有多大,是必須要去思考的,且國外醫師還有語言及文化差異問題,國內病患是否能接受,也是一個考驗。
醫改會副執行長朱顯光也說,醫師照護人力仍應以國人為主,改善五大科醫療環境才是正本清源之道,否則引進多少人力、增加多少員額,最後都出去開業、不願留在醫院,甚至外國醫師留台引發更多黑頭粉刺溶解凝膠後續問題,這些都是要思考的。
國外薪水高 難以引進
林奏延表示,目前衛福部暫不考慮開放國外醫師來台執業,反而會更嚴謹審核國外醫學生資格。不少國人會到東歐、南歐等國家就讀醫學院,但國外許多醫學院素質參差不齊,若隨意開放未經認可的外國醫學生進入國內醫師體系,反而對民眾不利,且自2017年起,必須是經認可的醫學院,才能回國參加醫師實習、考試,從嚴把關。
粉刺軟化凝膠
- Oct 25 Sun 2015 18:12
黑頭粉刺溶解凝膠 醫師缺口難補!增公費生 衛福部抓小放大
clos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