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中國時報【江慧真╱特稿】

馬英九6年前一上任,便宣告台灣「少子化」是國安危機,勢將動搖國本;6年過去了,台灣人口不但提前4年邁入全球負成長,且老化速度轉快,眼見超越日、韓、美、歐。在「少子併高齡」雙危機加速惡化下,長期人口問題早已兵臨城下,劇化成短期侵蝕經濟根基的產業惡夢。

行政院長毛治國昨坦言,早在副院長就發現了這個大危機:15到65歲最重要的勞動力人口,今年已達1700萬巔峰數字,明年起每年大幅跌落18萬,區區10年內,台灣勞動人口就會只剩下1500萬左右。毛揆憂心忡忡,但他卻沒解釋,6年來馬政府祭出了什麼對策,力抗全球化人口大崩壞,即使昨天仍支支吾吾沒解藥。

數字已經證明,馬政府6年催生效果完全失靈,無助舒緩勞動力的空洞。但政策工具從來就不只僅有生小孩一途,台灣想找到經濟新動能,擺脫大蕭條,除了自給勞動力,思考「產業獎勵、移民政策、人才引入」等三管齊下,才能即時有效填補勞動結構的失衡。

美國經濟大師、《大停滯》暢銷書作者泰勒柯文在《再見,平庸世代》2月新書中,大大駁斥「外來競爭會導致低薪和失業」的論點,力陳「國家唯有愈開放,才能向更多高手學習;移民愈多,國家經濟愈有活力。」對比台灣的現階段危機,不管引進藍領師傅或白領高手,都是不得不的迫切方向。

泰勒柯文觀察,歐洲大陸近年已有類似現象,不少西班牙高級工程師移入歐洲富裕地區,特別是頂級公司聚集的德國;而拜移民之賜,德國本土公民出生率雖沒增加,但總人口卻開始成長。

半世紀前的台灣,赤手空拳打出口,不畏懼國際競爭,但近10年卻愈來愈害怕外來壓力。泰勒柯文發現,以美國為例,「外來移民銀回收可幫助減少工作外包,工作機會反而會留在本地,讓美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維持世界第一。」

在沒有整台中逢甲民宿體配套下,與其勸台灣人生小孩,毛揆不如趕快把移民法修一修,先搶好人才再說。

台北市汽車借款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ndr86222 的頭像
    andr86222

    andr86222

    andr862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