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北市長柯文哲曾經提出「行動派出所」的想法,要以警車巡邏取代現有的派出所功能,警界認為,實際上的配套不足,恐怕難以落實,現在柯文哲的政策折衷,轉為要將派出所做資源整併,但該先關掉誰家附近的派出所,在地方民意上,恐怕還將面臨一番角力。
時任北市中正一分局長方仰寧:「部隊繼續注意,不能讓他們坐下來。」
去年攻佔行政院,當時現場指揮官方仰寧坐鎮臨時指揮所,靠著是機動性高、功能齊備的警車,台北市長柯文哲曾提出的行動派出所概念,要用警車取代派出所功能,但警界資深教授認為很有困難。
前警大教授葉毓蘭:「絕對不是在原始想像中只要把警察放在巡邏車裡面,然後讓他們到處跑,這叫行動派出所,最起碼行動派出所裡面它就必須要做到,一般派出所裡所有功能。」
包括查詢犯罪檔案的資安系統、報案三聯單的列印器材,北市警方現有配備並不足以支應,而柯文哲政策折衷,提出整併派出所取代全面撤銷。
前警大教授葉毓蘭:「整併是有它的好處,因為目前台北市警力嚴重缺額,以萬華分局來說,去年警力缺最多是少40幾個人,那相當於有一個派出所,是沒有辦法經營下去的。」
葉毓蘭舉例,萬華的康定路派出所走路到昆明街派出所,只要短短7分鐘、600公尺,或是西門町的漢中所和武昌所也只隔750公尺,10分鐘以內路程,都有資源重疊問題,但要怎麼整併,地方民意很關鍵。
北市大同安全促進會常務理事林定國:「像現在在各地的派出所,基本上就是我們走路都會碰到,可以打個招呼,那種親切感會比把他(員警)集中在一起感受會比較好一點。」
前警大教授葉毓蘭:「警政改革最大規模是在孔令晟孔前署長的時代,要把一些沒有必要的派出所給裁撤掉,只是把他認為比較不需要的裁撤掉,都引起很大的反彈,那時候地方人士就直接去上告蔣經國先生,經國先生就連夜把他給換掉了。」
儘管時空背景不同,但前車之鑑依舊可以借鏡,畢竟資源整合後,要說服誰家的派出所該分出去,恐怕沒人願意先點頭答應。
本篇文章引用自此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行動派出所-政策轉彎-柯提裁併整合-144600438.html